黑土地保護法堅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長期戰略導向,明確了特殊保護和治理修復制度措施,為保護和利用好黑土地寶貴的土地資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科學確定這部法律的適用范圍一是突出重點,明確本法保護黑土所在四省的黑土耕地,要求綜合考慮黑土的發展歷史等因素,按照最有利于保護和修復的原則,統籌確定國家層面的黑土保護范圍,并在黑土保護規劃中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第二,做好法律之間的銜接,處理好這部法律與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濕地保護法,水法等相關法律的關系
第二,加強統籌協調首先是明確政府的責任二是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黑土地保護協調機制,加強協調指導,明確工作責任,推動黑土地保護工作落實三是堅持規劃引導,要求將黑土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制定黑土地保護規劃,并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
第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第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被視為這部法律的重要立法宗旨二是落實黨中央關于分類明確耕地用途,嚴格落實耕地用途優先順序的要求,進一步明確黑土地要用于糧油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等農產品生產三是與永久基本農田制度相銜接,要求將黑土層深,土壤性質好的黑土地按規定標準劃入永久基本農田,重點是糧食生產
第四,加強黑土地保護的科技支撐一是鼓勵發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明確國家采取措施加強黑土地保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支持各類主體開展黑土地保護技術服務二是堅持培育與綜合相結合的方針,要求工程,農藝,農機,生物等措施加強黑土地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措施提高黑土地質量,保護黑土地優良生產能力三是加強黑土地治理和修復,要求采取綜合措施開展侵蝕溝治理,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開展沙化土地治理,加強林地,草地,濕地保護和修復,改善和恢復農田生態環境
第五,強化基層組織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的保護義務一是明確黑土地發包方的責任,要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監督承包方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黑土地,制止承包方破壞黑土地二是明確了生產經營者保護和合理利用黑土地的義務,要求生產經營者珍惜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應用保護性耕作等技術,積極采取措施涵養黑土地同時,對國有農場黑土地保護提出明確要求三是明確農業生產經營者未盡到保護黑土地義務,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不得發放耕地保護相關補貼
第六,建立健全黑土地投資保障體系一是建立健全黑土地保護財政投入保障體系,建立長期穩定的獎勵補助機制,在項目資金安排上積極支持黑土地保護需求二是建立健全黑土地跨區域投資保護機制第三,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黑土地保護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第七,加強檢查監督,加大處罰力度一是建立考試監督制度,二是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采,亂挖和非法買賣黑土,三是對破壞黑土地資源的違法行為從重處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