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冀中能源新建的第二條玻璃纖維生產線,原絲日產量超過247噸,產品合格率超過90%,提前12天達產達效,創下了最短工期,最快開工速度的行業紀錄。
該生產線是冀中能源2019年投資建設的20萬噸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項目的第二條生產線日前,由冀中能源全資子公司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運營
第二條生產線是行業內單窯產能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股線生產線,采用先進的池窯拉伸技術,設備和工藝據冀中新材總工程師任劍鋒介紹:行業內一般需要15—20天才能點窯,投入滿筒紗一般需要7—10天,從投產到投產一般需要3個月以上照此推算,這條生產線原計劃6月底到達但冀中新材第二條生產線點火投產后,他們積極克服工程難度大,新技術多的困難,聚焦關鍵生產工藝,針對難點問題,精準發力,實時跟進玻璃更換時間,及時掌握爐溫,投料進度等,遇到各種問題相互協調溝通,以跑接力賽的實力向任務目標的全面實現沖刺生產線于今年5月1日開始投料,5月7日晚7點生產出第一根滿筒紗5月11日至5月23日,生絲日產量相繼突破50噸,100噸,200噸日前,生絲日產量穩定在247噸,提前達到產量和效益
早在5月12日,第二條生產線的J826S—2000產品已經投入市場自5月下旬起,所有產品全面生產銷售,現已成功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據冀中新材總經理李亞濤介紹,第二條生產線達產增效,將更好地順應新型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趨勢,進一步提升冀中新材品牌的市場影響力,為下一步拓展新產業鏈,打造百億級玻璃纖維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
打造百億級玻璃纖維新材料產業集群是冀中能源的重點發展規劃內容目前,冀中能源正在積極籌備年產12萬噸的第三條生產線根據規劃,冀中能源將聚焦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全產業鏈,面向新能源,新型建材等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應用領域,加快上下游產業空間集聚,形成玻璃纖維基礎材料生產區,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生產區,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研究中心的兩區一中心產業格局, 加快玻璃纖維制造和復合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河北首個百億級R&D,生產一體化的玻璃纖維新材料產業集群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