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天,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了廣東省政策性健康保險發展研討會。
廣東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劉運海在會上透露,2010年至2021年,廣東健康險保費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截至2021年底,該險種保費收入已達729.87億元,已成為廣東省財險和壽險公司第二大險種
廣東定制的商業醫療保險已在轄區內20個城市鋪開。
在健康保險業務整體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最近幾年來,廣東政策性健康保險業務呈現廣覆蓋,高質量的良好發展態勢。
目前,廣東城市定制商業醫療保險已在轄區內20個城市全面鋪開2022年參保人數為1685萬人其中,省內12個城市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參保,珠海,廣州,梅州等8個城市實現了理賠一站式,政企合作提高便利性取得較大進展
廣東發展較早的重疾保險也實現了較高的覆蓋率截至目前,廣東大病保險覆蓋城鄉居民7584萬人在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參保人員人均醫療負擔下降13.3個百分點,單次最高報銷金額達到53.6萬元
在長期保險領域,廣東多家壽險公司已深度介入,為廣州1110萬被保險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覆蓋面,支付水平,傷殘評定標準等領域全國領先,產業鏈各種配套服務發展迅速
政策性健康保險業務的發展有其現實背景,也是人民群眾的需求。
以2020年為例,廣東省衛生總支出中,政府支出,社會支出和個人支出分別占27.6%,46.6%和25.9%群眾個人繳費比例高,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依然存在
此外,廣東商業健康保險渠道支付的醫療費用僅占全省衛生總費用的3.6%,健康保險對全省醫療費用的補充很少,遠遠落后于發達保險市場10%的平均水平,凸顯了健康保險業務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此背景下,政策性健康險業務因其政府主導,管辦分離,市場運作的普惠特征,具有更大的優勢,能夠發揮更大的惠民作用。
努力推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規范發展
廣東是大病保險制度的發源地,有著開拓創新發展的傳統如何通過進一步創新促進健康保險業務健康持續發展,是政策性健康保險發展的重要課題
要盡快建立各市大病保險數據庫,深入分析2014年大病保險在轄區全面鋪開以來的理賠情況劉運海強調,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各城市大病保險理賠風險地圖,為大病保險業務的長遠發展提供數據支撐,提高大病保險業務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為下一步系統優化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根據消息顯示,廣東銀保監局正在著力推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發展通過提高城市定制醫療保險的服務標準,統一產品命名,產品推廣,競爭模式,持續運營等方面,推動城市定制醫療保險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普遍有效的醫療服務
此外,該局計劃指導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研究探索建設廣東省健康保險平臺的可行性,為實現直接快捷的保險賠付奠定基礎,推進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化,助力健康廣東建設。
在長期護理保險領域,廣東銀保監局還將加強與醫保,人社,民政等部門的溝通,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與家庭醫生,門診統籌,個人賬戶的銜接,在總結地方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在廣東省推廣養老護理保險的可行性和實施路徑。
劉運海表示,廣東銀監局倡導改革創新,全面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特別是要加強關鍵環節的探索,對醫保政策,行業需求,服務模式,行業標準進行專題研究,加強科技應用,提升服務能力,不斷完善以健康服務為特色的產品增值體系,以健康管理服務吸引客戶,控制風險,幫助保險產品創新,升級,破圈
高質量發展業務,前提是守住合規底線劉運海強調,在深度創新,穩步發展的同時,行業協會健康險委員會要搭建自律平臺,協調財險,壽險公司協同管理,完善標前溝通機制,充分發揮審議作用,監督業務流程管理,確保嚴守合規經營底線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