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完成空間站建造的決戰決勝之年,建造中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在今天舉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說
據郝淳介紹,今年,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這6次任務分別是: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乘組也是由3名航天員組成,他們也將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空間站的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后,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其中,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也是由3名航天員組成,這3名航天員將在軌和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完成輪換以后,在軌工作和生活6個月
郝淳表示,今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后,工程將轉入為期十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初步計劃是,每年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航天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并對空間站進行照料和維護為進一步提升工程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還將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其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都可以實現可重復使用新一代載人飛船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上行和下行載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空間站建造完成后,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將是航天員在軌主要的工作場所。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介紹了這兩個實驗艙的特點:
問天實驗艙配置了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包括3個睡眠區,1個衛生區和廚房等設施,可以保障航天員生活它還可以與核心艙一起來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另外,還配置了一個小型的機械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跟核心艙的大機械臂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員的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問天實驗艙還具備核心艙對于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也就是說,核心艙平臺功能出現故障時,可以切換至問天實驗艙行使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功能,這樣可以整體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夢天實驗艙配置了一個貨物氣閘艙和一個艙外展開試驗平臺今后需要在艙外安裝的科學試驗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運送到空間站,再通過貨物氣閘艙把載荷送到艙外,由機械臂或者航天員安裝到艙外平臺上,這樣可以實現艙外試驗項目不斷更新
楊宏介紹說,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楊利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三名宇航員將首先設置生活和通訊設施,如飲用水區和衛生區,以確保基本生活需求。。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