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氫能加注方面獲得新突破,已累計建成加氫站超過250座,約占全球數量的40%,加氫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這是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最近幾天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的信息。全國首座高速公路加氫站的建成投用,預示著“氫進萬家”示范項目全面進入建設期。
她表示,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與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一樣,高度重視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國20多個省份已發布氫能規劃和指導意見共計200余份在國家和各地政府鼓勵下,國企,民企,外企對發展氫能產業都展現了極大的熱情,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的氫能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態勢
在氫能制備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在華北和西北等地積極推進,電解水制氫成本穩中有降,在氫能儲運方面,以20兆帕氣態高壓儲氫和高壓管束拖車輸運為主,積極拓展液態輸氫和天然氣管網摻氫運輸。濰柴方面表示,將繼續扛起全省氫能發展重任,積極推動國內首條燃料電池重卡的高速運輸規模化示范線建成,打造“濟青高速氫能重卡運輸”的樣板工程,建設起車,站,路協同的零碳交通運輸系統。
在多元化應用方面,除傳統化工,鋼鐵等工業領域,氫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領域正穩步推進試點應用在交通領域,我國現階段以客車和重卡為主,正在運營的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車輛數量超過6000輛,約占全球運營總量的12%
劉亞芳說,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最近幾年來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宏觀引導,推動關鍵技術裝備攻關,探索多場景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同時,將同步加快氫能港口,氫能園區,氫能社區等示范場景的落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認為,最近幾年來國家,地方和企業在氫能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應充分借鑒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業態發展的經驗,既發揮好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也要加強優質創新資源整合,鼓勵協同創新,加速突破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材料及核心技術設備瓶頸。。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