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助力綠色辦奧從北京冬奧會籌辦到順利舉辦,張家口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原則,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步做好氫能全產業開發,將綠色辦奧的理念融入到冬奧場館,能源供給,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實現全部賽事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賽時車輛采用氫燃料客車如今,在后冬奧時代,氫能已成為張家口城市發展新名片
張北綠電直通北京
冬奧會期間,北京,張家口的賽區場館燈火通明綠色辦奧不僅是我國的莊嚴承諾,也向世界展示著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和信心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每年能向北京地區輸送141億千瓦時綠色電力,每年節約標準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
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
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600多輛交通運輸保障用車全部使用零污染,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車在張家口海珀爾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通過電解水制氫工藝,源源不斷的氫氣進入高壓儲氫罐張家口風電和光伏資源充足,有一部分當地綠電留在本地消納,我們每天最高生產4噸氫氣,供應當地氫能車輛使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張家口賽區,一輛輛氫燃料電池客車載著賽事相關人員,在冬奧村和場館之間來回穿梭,成為綠色辦奧的生動寫照福田汽車歐輝客車事業部研發副總裁劉繼紅介紹,福田在張家口賽區共派出220輛氫燃料電池客車,這些氫能源汽車配載耐極寒動力電池,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極寒低溫啟動和零下40攝氏度極寒低溫存放及停機自動保護,續航里程400公里以上,排放物僅為水,環保無污染
氫能保障車輛還搭載了國內首創的‘U度’綜合熱管理技術,利用氫燃料電池所產生的余熱,為車內供暖和前風窗除霜,除霧,保證乘客乘車的舒適感相較傳統能源車輛,12米長氫燃料電池客車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約58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劉繼紅說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為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張家口市不斷加速建設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先后培育和引進18家氫能領域企業,擁有兩座制氫廠,8座加氫站,初步形成制氫,加氫,儲氫,氫能產業裝備制造,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氫能整車制造等全產業鏈。
冬奧搭臺,產業發展明陽智慧,金風科技等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看中張家口市的發展機遇,24家落戶,17家投產,涵蓋風機,塔筒,葉片,光伏組件上下游產業,形成智能風機,高效光伏組件,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多個產業鏈條可再生能源發儲輸用及裝備制造的優質項目為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張家口市投運了全國第一條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半自動化生產線,促進氫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北京冬奧會是全球首次大規模投入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接駁工具的重大嘗試通過本次大規模示范運行,擴大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張家口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為電解水制氫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也有利于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零碳制氫與氫能產業發展協同互補的創新發展模式
在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的基礎上,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聚集區日益壯大,引進各類裝備制造生產企業上百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3%,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不斷攀升,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9.2%,成為全市經濟增長新支柱。
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根據安排,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將以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主線,通過能源管理體制機制有立有破,綠色能源開發利用互聯互通,新能源技術和產業共享共融,打造引領能源轉型變革,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典范未來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金字招牌將越擦越亮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