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工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
唐仁健介紹了兩組數據一是去年全國脫貧人口收入的增長達到了16.9%,比面上其他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快了6.4個百分點,二是脫貧地區外出打工人數去年是3145萬,比上年增加了126萬兩組數據表明,農民的收入,生活應該是有較大改善的從最近進行的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后評估的初步情況看,各地沒有發生大家擔心的規模性返貧的問題
唐仁健表示,以前解決的主要是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水平還比較低,尤其脫貧地區的基礎設施,自我發展能力動力等還不足,所以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總的還是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在此基礎上來改善脫貧地區的發展條件,增強他們內生的發展動力。 近日,為提高脫貧地區居民健康素養,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脫貧地區健康促進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決定在2021-2025年持續開展脫貧地區健康促進行動。。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這個機制全國已經建了,目前70%的監測人口消除了返貧風險,其他的也落實了兜底的保障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能夠動態地實現返貧風險的消除下一步,一是監測的范圍盡可能再寬一點,應納盡納,二是發現問題的速度再快一點,三是落實幫扶措施更準一點,更有針對性用好中央已經出臺的33項銜接政策,把風險消除在萌芽和早期階段
第二,抓住產業就業這個根本這幾年,脫貧地區的產業在有沒有的問題上,應該說基本上都有了,但是好不好,還不好說下一步,關鍵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人才四個短板很多辦了合作社的,都沒有人才,還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兼任的,第二個是就業,今年力爭脫貧地區的外出打工人數能夠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到2月底,據監測統計,已經有2700萬人實現了就業所以,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問題不太大
第三,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也包括重點人群的幫扶力度這個主要還是160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它們在脫貧地區里面條件最差,基礎最差今年要集中實施一批補短板,促發展的項目,盡快地提升它們自我發展能力最近幾年易地搬遷的近1000萬人口,到了新的區域生活居住以后,現在面臨的困難還不少下一步重點是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就業,社區融入這四個方面,加大幫扶力度,讓這些搬遷的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還能逐步致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