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行業,在過去互聯網從起步到高速發展的數十年里,并未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和新技術帶來的紅利但近來,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及其引發的改變在農業領域的上下游正在不斷地發生,這個很多人以為經年不變的行業正在爆發出生機
據農業服務平臺35斗統計,2021年全年中國農業食品行業一級市場融資事件數為86起,融資總額超過150億元除了農業垂直基金,高瓴,IDG,云鋒,軟銀等多家頭部機構均有布局和關注今年1月,主打可生食雞蛋的雞蛋品牌黃天鵝完成了超6億C輪融資,C1輪由戰略投資人,人民網旗下產業基金,坤言資本投資,C2輪由峰尚資本領投,華映資本,盈港資本跟投而更為高科技的農業相關賽道——合成生物學領域則更是發展勢力頭非凡,僅以替代蛋白,人造肉領域為例,高瓴創投就投資了包括周子未來,昌進生物等在內的多家公司
高科技作物育種企業「邁澤裕豐」于近期完成了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這家公司于2021年8月剛剛成立,經過不到一年發展,其通過大數據驅動和分子設計育種等手段,已搭建了DH生產平臺而以高瓴為例,除了蛋白替代方向的投資,其在過去一年對農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也做了重點布局
精準種植農業大數據平臺「愛科農」就是高瓴創投投資的一家早期創新公司,這是一家以農作物智能種植決策為核心的農業服務公司,研發團隊由擁有中美英三國科研經驗的博士科學家們組成,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已建立起數種作物的數字化模型。
「愛科農」通過自主研發的實時,高效,精準的全生育期人工智能種植決策平臺,將事前規劃,事中追蹤,事后監測的全方位種植智能決策技術和領先的植物—土壤—大氣連續體數字化模型進行了商業化,可以為農業種植者提供及時,高效,精準的管理決策指導而高瓴投資的另一家早期公司「睿畜科技」則是一家養豬產業智能化管理服務提供商,其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應用,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降低養殖成本,創始團隊主要是來自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博士團隊,80多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達80%左右,多為來自物聯網,人工智能,互聯網,畜牧業等領域的專家
農業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種植,養殖等均長期受制于氣候,環境,人工經驗等隨機因素,產量和質量的可控性都較低以種植為例,種子,土壤,降雨,溫度,大風,病蟲害,人工操作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結果,但農戶基本不具備成熟的應對策略高瓴認為,技術賦能可以大幅提升農業中的確定性:無論是通過為農場做環境監測,模型計算和風險預警,還是以AIoT智聯網切入畜牧業,或以機器學習等農業數字工具賦能于種植業,不但可顯著提升產業效能,同時也能夠為農業的低碳化進程持續創造價值
沿著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路徑,高瓴于去年還領投了服務于農業領域的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極飛科技」通過將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帶進農業生產,構建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致力于讓農業進入自動化,精準高效的4.0時代
在高瓴看來,科技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普惠所有人與行業今天,數字化,智能化給古老的農業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極飛科技建立的這套無人化智慧農業系統解決方案讓機器人,無人駕駛等技術靈活而深入地應用在農業領域,不但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民生產價值,也在農業低碳化價值鏈重構中發揮了顯著價值
當前,碳中和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方向2021年9月出臺了《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讓綠色發展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引領,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的加速轉變農業這樣龐大傳統產業的存量變革,是社會整體低碳轉型的基礎,這也對傳統的,作為高碳排的農業發展路徑提出了約束,為農業加速升級轉型帶來了機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