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產業迎來政策利好日前,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以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規劃》明確,到2025年,農藥產業體系更趨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中型生產企業到2025年,著力培育10家產值超50億元企業,50家超10億元企業,100家超5億元企業,園區內農藥生產企業產值提高10個百分點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伴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綠色發展成為新的理念和新的趨勢,中國農藥產業如何發展,需要有相應的產業規劃針對當前農藥產業小,散,亂的結構,通過兼并重組,將使中國農藥產業體系更趨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據《規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藥生產企業170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3家我國農藥企業多,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一半以上的企業沒有進入化工園區,規模以下企業數量占60%,部分企業處于環保敏感區域
《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藥生產企業數量不超過1600個,規模以上企業農藥業務收入超過2500億元。
對于提高產業集中度,《規劃》表示,根據資源稟賦,交通物流,科技發展等生產要素條件,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政策扶持,著力打造一批農藥產業集群,提高生產集約化水平依托東部和環渤海地區先進技術和人才優勢,培育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創新型,出口型企業針對中西部生態要求和產業現狀,重點培育一批生物農藥優勢企業和綠色農藥制劑加工企業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全鏈條生產布局,推進農藥企業集團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逐步改變農藥企業多小散的格局
《規劃》指出,按照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原則,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造,淘汰落后生產技術和工藝設備,促進農藥生產清潔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大力推廣微通道反應,高效催化,反應精餾成套技術,優化工藝設計和生產流程,鼓勵設備更新,推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減少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能耗建立健全農藥綠色標準體系,完善生產管理制度,提升農藥產品質量,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動現有環境問題整改,促進農藥綠色高質量發展
農藥產業迎來政策支持,有望重塑產業格局,優化產業布局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農藥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行業集中度低,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既有利于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也有利于產業龍頭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在已經積累的優勢下,對于龍頭企業而言,盈利也或得到提振,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規劃》將對農藥產業發展起到規劃引領,政策指引與發展規范的作用,并會引導農藥產業聚集于相關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約化,綠色化發展以及相關龍頭企業做大做強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和集約化發展升級的必由之路,相關農藥企業可借助政策東風,實現自身發展和做大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
翔樓新材主要從事定制化精密沖壓特殊鋼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等特種結構鋼及彈簧鋼,軸承鋼,工具鋼等特種用途鋼。該公司產品主要用于各類汽車精沖零部件,應用范圍覆蓋汽車發動機系統,變速器與離合器系統,座椅系統,內飾系統等結構件及功能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