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全體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董事會啟動一項可行性研究,就公司在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進行討論和計劃,包括上市方式,時間及任何發售計劃。
一位資深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2015年以來,國內光伏行業發展迅速,光伏產業鏈由歐美逐步轉向中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和應用市場特別是近兩年,國內‘雙碳’等利好政策頻出,光伏行業處于長景氣賽道,境外上市的光伏企業回歸A股有利于價值重估,提高企業融資能力,進而加速產業擴張步伐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9日收盤,A股硅料企業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的市值已分別達到1756億元和978億元,但港股硅料企業估值遠低于兩者而根據業績預告,保利協鑫2021年的盈利非常亮眼,尤其是其獨創的自主知識產權FBR顆粒硅技術,受到市場密切關注,之前獲得高瓴資本等頭部投資機構大手筆投資
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至今,已有包括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大全能源,阿特斯,晶科能源等國內頭部光伏企業從美股回歸A股。據悉,去年以來,保利協鑫宣布將在江蘇徐州,四川樂山建設兩個10萬噸及內蒙古包頭建設30萬噸級硅料基地。11月10日,保利協鑫新增2萬噸顆粒硅項目投產,公司顆粒硅產能已達3萬噸,明年徐州4萬噸顆粒硅產能將全部釋放。此外,樂山10萬噸顆粒硅一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與上機數控合作建設的包頭30萬噸顆粒硅項目正在同步快速推進。。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