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數字經濟建設再加速:到明年建成超20萬個5G基站
華夏時報記者 葛愛峰 見習記者 夏高琴 南京報道
最近幾天,《華夏時報》記者從江蘇省工信廳獲悉,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和《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人行南京分行,省通信管理局八部門聯合研究制定了《江蘇省數字經濟加速行動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全省將實施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加速升級,數字產業化加速領跑,產業數字化加速轉型,產業生態加速優化,數據價值化加速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培育六大行動,聚力打造形成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人民銀行要求平臺公司徹底剝離個人征信相關業務,通過持牌個人征信機構向金融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將信息壟斷轉化為信息共享。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消息顯示,十三五時期,江蘇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推進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介紹:從通常認定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大致范圍看,2020年,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實現業務收入2.87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1.08萬億元,物聯網產業業務收入6036億元,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相關制度,實施個人征信等金融服務的特許經營。
2021年,江蘇省印發《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0%,數字經濟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等目標。。
2022年作為發展規劃提出后首個年頭,江蘇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八部門聯合研究制定了《江蘇省數字經濟加速行動實施方案》,根據該實施方案,作為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根基,首先對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了加速要求。金融業務必須獲得許可。
《方案》提出,江蘇提出優化提升先進泛在網絡基礎設施,其中加快5G網絡建設,推廣5G行業虛擬專網,到2023年,建成5G基站超20萬個,打造3000項5G優秀應用案例,超前布局綠色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到2023年,全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規模達60萬架,創建不少于8個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打造數智賦能融合基礎設施,到2023年,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實現LTE—V2X區域覆蓋,初步實現5G—V2X和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部署支撐有力的創新基礎設施,到2023年,形成3—4個自主安全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探索建設1—2個工業數據空間。平臺公司開展金融業務應遵循“同業務,同監管”的原則。
產業數字化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賦能助力
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在最新公布的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中,江蘇13個地級市全部上榜2021年前三季度,江蘇制造業增加值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占經濟總量比重達35.8%,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兩年平均增長9.3%
江蘇制造如何向江蘇智造轉變,數字經濟給出了答案。
中國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經濟,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方向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需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通過智能化,協同化的新生產方式對實體經濟進行改造升級,全面提高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打造數字經濟形態下的實體經濟,進而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在具體實施上,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池宇表示:在推進路徑上,突出對不同主體給予分類支持,在生態構建上,突出培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在要素支撐上,突出人才引培,金融服務和環境營造,在資金支持上,突出貸款貼息和有效投入補助根據消息顯示,未來4年,省財政每年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實施工業企業智改數轉項目貸款貼息和有效投入補助
《方案》提出,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目標到2023年,試點建設30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累計建成100家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