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民眾的美好生活體驗有所提高,民眾獲得感整體良好,人身,財產,醫療等8項安全感指標均高于2019年
藍皮書以邁向共同富裕的社會心態為主題,系統分析中國民眾的社會心態,從安全感與公平感,獲得感與幸福感,社會交往與社會參與三個方面,描繪中國社會轉型中民眾社會心態的特點和變化。
數據顯示,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2020年,我國民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保持穩定,美好生活體驗有所提高,社會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各項指標得分顯著上升,社會壓力有所下降,民眾心理彈性,親社會行為參與度,國家認同程度較高,自我社會階層認同整體提升,諸多積極社會心態因素均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實現。本研究結果發現,我國民眾公平感水平較高,2020年較2019年有所上升。調查發現,男性公平感高于女性;本地戶口居民的公平感高于外地戶口居民;收入越高,公平感越高;主觀階層越高,公平感越高。
同時,藍皮書也表示,中國社會仍存在食品,個人信息和生態環境安全感不高,社會支持感下降等社會心態不利因素課題組指出,盡管多項積極指標得分整體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但低社會地位群體中仍存在獲得感,幸福感相對較低,對社會環境感知較差等問題,需引起重視
藍皮書認為,共同富裕能否實現的關鍵是底層和弱勢群體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滿足,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協作,進一步提高社會基本保障水平,完善社會機制更加完善,形成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構建社會環境更加友善,人與人關系更加友好的社會。30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21)》,調查顯示,我國民眾整體公平感狀況較好,但仍需關注弱勢群體的公平感。。
該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社會心態藍皮書課題組年度研究成果《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的第十本,全書包括1篇總報告和9篇分報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