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RPA業務場景22個,效率提升約30%,手機銀行信用卡不到10分鐘即可完成全流程簽約任務,在電匯憑證,轉賬支票,個人匯款憑證,進賬單等憑證影像數據錄入工作中,引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系統這些是重慶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縮影
如今,數字化轉型正在急速改變著金融行業金融與科技相互滲透,相向而行,數據+技術雙輪驅動的金融創新成為了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業內預計,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在受到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擁抱金融科技,實施數字化轉型,成為銀行目前普遍的戰略選擇
作為首家在港交所定向增發的內地上市城市商業銀行,重慶銀行目前已實現A股和H股雙上市重慶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重慶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市場為導向,數據為驅動,技術為手段,大力推進發展戰略創新,基礎平臺創新,數字場景創新,風控科技創新,人才機制創新,將金融科技的場景化應用全面貫穿前,中,后臺各個業務場景,朝著全方位,全流程,全渠道縱深推進未來,重慶銀行將金融科技建設作為時代命題中堅守的支點,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銀行通過創新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數字化轉型成效好壞成為未來銀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對于區域性銀行來說,要做到客群差異化,產品差異化和服務差異化,需要構建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客群深度洞察能力,實現從千人千面到千人千愿和一人千面的客戶經營
《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21》顯示,未來上市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不再僅僅局限于在科技層面的投入,更多的上市銀行將推動數字化轉型全方位的變革畢馬威聯合騰訊云發布的《區域性銀行數字化轉型白皮書》顯示,在參與調研的46家區域性銀行中,已有91%開展了數字化轉型這意味著銀行業數字化進程整體步入新階段,銀行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
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中,重慶銀行把數字化創新作為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突破口。
據統計,近4年,重慶銀行已累計上線投產數字化創新應用200多個,數字化創新獲得各級重要表彰獎勵20余項,累計有10余個項目先后入選重慶市國資委創新項目庫,央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創新試點,多部委金融科技應用試點今年上半年,為更好統籌推進全行數字化轉型發展,提升戰略定力,協調資源力量,重慶銀行將原互聯網金融部更名為數字銀行部同時,作為集科技管理,研發創新,生產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重慶銀行科技創新中心已進入實質性籌建階段
今年2月,重慶銀行成為國內第七家赤道銀行,通過各種數字化技術手段,推動各業務領域線上化,無紙化發展,近三年的年均碳減排量超過8萬噸。平臺化發展成為重要特征
伴隨客戶需求的變化和外部競爭的加強,目前傳統商業銀行圍繞低頻金融消費場景設計產品,打造渠道,以實現客戶觸達的舊連接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經營發展需要客戶需求的變化,行業環境的變革,移動社交的發展對連接賦予了新的含義
伴隨著5G,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金融科技深化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底層技術的相互融合更加明顯金融科技將支持銀行積極探索線上預約與線下服務的無感式對接,銀行業務的貸款決策更加智能上述負責人表示,重慶銀行持續開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技術的金融應用研究,不斷夯實金融科技技術基礎,積極布局六大基礎能力平臺,分別是:大數據能力平臺,人工智能能力平臺,移動互聯能力平臺,區塊鏈能力平臺,云計算能力平臺,5G技術能力平臺平臺化發展成為重要特征
重慶銀行一向十分重視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逐年加大科技投入,構建適應數字化轉型要求的配套基礎設施2020年,重慶銀行科技投入總額為2.63億元,占營收比2.02%
在運用技術進行平臺化創新的同時,重慶銀行將發展的方向也放在了數字場景的應用上。
在數字運營上,重慶銀行打造巴獅數智銀行,轉賬,繳費,理財銷售等高頻業務線上替代率已超過95%在數字信貸上,通過科技賦能創新金融產品,實現在線申貸,智能秒批,自助放款等便捷功能
作為金融科技水平的重要判斷標準,銀行的數字風控能力非常重要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慶銀行打造全行首個可自主研發了支撐多場景業務與內控管理應用的數字化風控體系統——風鈴智評,構建了一庫三防N場景的數字化風控架構,這在城商行中處于第一梯隊該系統基于知識圖譜技術對大中型企業及其關聯關系進行畫像,勾勒產業鏈圖譜,穿透企業之間的隱蔽關系,已廣泛應用于信貸全流程,風險管理,內部審計,資產保全,反洗錢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風鈴智評已打通了銀行內外的工商,司法,輿情,交易,擔保,財務等10大類上千種海量數據,構建了以企業關聯授信模型,集群風險模型,交易分析模型,財務粉飾模型,貸款監測模型等多視角,多維度的風險分析模型,為企業進行風險畫像,改善了以往決策靠經驗,控制靠人力的業務風險防控模式,構筑了一道可以廣泛應用于銀行業務全生命周期與內控管理的智能防火墻。培養復合型人才成著力點
《2021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席洞察報告》顯示,深耕技術是企業發展策略的重心,加大研發和人員投入是關鍵著力點鉆研技術,增強競爭力在調研中一躍成為受訪企業未來3—5年內主要的發展策略在具體措施上,加大研發投入,培養復合型人才是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兩大著力點
重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銀行始終堅持人才興行戰略,不斷創新引才聚才機制,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著力培養懂業務,通技術的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隊伍截至目前,信息科技人員近200人,且呈現持續增長趨勢
對于如何進行人才培養,重慶銀行對內和對外制定了不同的制度具體來說,對于行內員工,重慶銀行積極推進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形成了市場化機制健全,崗位職級設置科學,勞動用工規范,激勵約束有效的三項制度體系,選人用人氛圍越來越活,育人留人環境越來越好
一是打通干部任免的雙向通道,通過創新干部選拔機制,優化干部培養模式,完善干部評價方式等措施,在行內形成實現可上可下的晉升機制二是拓寬用工管理的雙軌路徑,通過精簡組織架構,優化崗位體系,豐富招錄渠道,完善流動機制,實現有進有出,為優秀人才錄用留出空間三是加強收入分配的雙重激勵,通過建立分級管理體系,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打通員工職業通道,優化績效考核政策,實現收入能增能減,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在對外人才引進上,重慶銀行堅持公開,公正,透明,擇優的聘用原則,打破傳統選人渠道,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將公開競聘,雙向選擇,市場招聘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根據崗位履職需要實行企業人才雙向選擇機制。。
對于未來,上述負責人表示,重慶銀行將在數字化創新之路上躍馬揚鞭,加快自身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區域社會經濟建設和金融服務民生作出更多貢獻。根據重慶銀行此前公告,8月6日,因觸發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啟動條件,該行擬采取重慶銀行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第一大股東增持股份的措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2659.76萬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