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官方消息,11 月 7 日,有航天界奧林匹克競賽之稱的國際空間探測軌跡優化大賽落幕。
由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寶音教授和蔣方華副教授帶領的航天動力學實驗室,與航院校友,現就職于航天八院 509 所成員組成的清華代表隊,從全球 94 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摘得桂冠,是清華大學在該項賽事首次奪冠。。
據介紹,國際空間探測軌跡優化大賽是航天任務設計領域國際最高水平角逐的擂臺,旨在邀請全球優秀的航天動力學專家和數學家挑戰近乎不可能的太空探索復雜任務優化設計問題。
本屆競賽參賽隊伍數量為歷屆之最,大賽以探索利用太空資源為主題,競賽第 2—6 名均為歐美強隊,往屆奪冠隊伍有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空間局等世界知名航天機構,清華團隊的奪冠向全球展示了航天任務優化設計領域的中國實力。在新的發展階段,清華文科的發展要有新的目標和定位,要突出目標定位。我們要自信從容,實現文科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最能代表中國思想,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制度,中國道路的文科。
本站了解到,國際空間探測軌跡優化大賽是由歐空局于 2005 年發起的高水平,專業性,國際性賽事本次比賽以探索利用太空資源為主題,要求各參賽隊伍設計組合航天器的軌道,盡可能多地探測捕獲太陽系內小行星,建造環狀分布的太空發電站,即建造著名的戴森環,以期提高發電站質量,獲得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率賽題涉及小行星探測與防御,空間站建造等熱門領域和前沿技術,具有廣闊的工程應用前景
本屆大賽題目:建造太空發電站示意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