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診療告別野蠻生長監督日越來越嚴格賣藥牟利面臨挑戰
最近幾年來,疫情防控常態化催生了線上診療行為,助推了互聯網診療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其站在了資本的風口浪尖上。
為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診療,促進互聯網診療服務健康發展,保障醫療質量安全,10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起草了《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為當前互聯網診療監管提供了依據在業內人士看來,經歷野蠻生長后,互聯網診療行業將進入強監管時代對此,網經社電商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表示,《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將從醫療機構監管,人員監管,業務監管,質量安全監管,監管職責等方面對互聯網診療行業進行全方位監管,推動互聯網診療行業進入高質量,規范化發展階段
互聯網醫療電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監管政策的出臺有助于明確互聯網醫療的邊界和責任,有助于互聯網醫療企業健康發展。根據征求意見稿,互聯網診療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應當在互聯網上公示,方便患者查詢。
醫院資源閑置。
重點將從建設轉向運營。
自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首次明確互聯網醫院準入管理政策以來,短短幾年間已建立1600家互聯網醫院一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互聯網醫院太多了,但是真正的服務卻很少,所以這個行業肯定會有一次洗牌
在《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前,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聯合衛生部門發布的《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也表明,只有極少數互聯網醫院能夠真正實現有效,可持續的運營。
以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的互聯網醫院運行數據為例,海南省58家公立醫院共建的互聯網醫院僅有11家,其中3家不超過20人幾乎90%的互聯網醫院正在建設中,但尚未投入使用如何定位和發展互聯網,避免資源閑置,效率低下或重復建設成為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征求意見稿》的發布直接擊中了行業痛點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應當與實體醫療機構同時核查,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必須每年驗證一次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級醫療顧問王嵐在接受記者《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加強監管有利于規范行業發展,預計后續將陸續出臺更多開放政策每年的第一次試運行,意味著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重心將從建設轉向運營
阻斷以醫治醫的線上化。。
檢驗企業的盈利模式。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院管理局發布《關于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號文(《征求意見稿》)。
擺脫以藥養醫是當前醫改的重點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藥品營銷成為趨勢,疫情防控常態化加速了互聯網藥品流通的趨勢可是,如何解決互聯網診療領域的商業賄賂和帶錢銷售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指出,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嚴格遵守《處方管理辦法》等處方管理規定,加強藥品管理,禁止出現統一處方,補充處方等問題醫療衛生人員的個人收入不得與藥品和體檢收入掛鉤
陳認為,《征求意見稿》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有利于發展
思派健康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公司藥品福利管理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40.9%,83.1%,91.9%和92.1%中心科技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8.188億元,23.52億元和36.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其中,院外綜合患者服務收入分別為8.09億元,23億元和35億元,占總收入的90%以上
醫療行業的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大部分平臺仍無法實現盈利進入強監管時代后,平臺如何尋求合適的盈利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陳對說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