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豐收季。在江油的田野里,決明子、百部、石斛等中藥材生機勃勃,處處是豐收的景象;市場上,熙熙攘攘,中藥材交易忙忙碌碌;工廠里,伴隨著藥材加工機器的聲音,一袋袋藥材整裝下線打包待發……
近年來,江油突出優勢帶動,大力推動中藥產業逐步由粗放型、單一型、傳統型向精細化、多元化、現代化轉變,努力促進中藥材產業高效益、高質量、現代化發展。今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近2萬畝,種植品種30個,預計總產量近75000噸。如今,中藥材產業已成為江油助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張本元范靈知文/圖
找準定位優化布局
近年來,江油市將中藥材產業列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主導產品,將道地附子作為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推進產業提檔升級,穩定全國附子產、加、銷集散中心地位,同時加快決明子、百部等中藥材新品種引進。
通過產業調整和優化,中藥材已成為江油集中發展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先后建成了以太平鎮河西片區為核心的道地附子產業集中發展區;以大康鎮為核心的百合、天麻產業集中發展區;以戰旗鎮為核心的石斛產業集中發展區;以青蓮鎮為核心的魚腥草產業集中發展區;以及雁門柴胡、重樓等多種中草藥集中發展區。。
與此同時,江油還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發揮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在觀賞養生保健等方面的優勢,建設了大康百年好合愛情谷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區和戰旗中醫藥文化產業園,通過藥旅相互促進,延長中藥材種植鏈條,增加產業附加值。
科技支撐提高效益
“我們與中科院藥物所、中科院植物所、西科大等院所合作,在種苗繁育、高產栽培等方面進行實用技術研究,現在種植技術成熟、產業逐漸規模化,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四川壹原草石斛產業園總經理楊明志說。
四川壹原草石斛產業園在江油戰旗鎮白沙村種植石斛200多畝,有40多個品種,通過長期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產業園快速發展,開發出了鐵皮石斛楓斗、石斛飲片、石斛精粉、石斛茶葉、石斛面等衍生產品,實現了石斛產業從小到大、從簡到精的蝶變,目前,石斛產業已成為江油主要中藥材產業。
為解決中藥材產業發展技術難題,不斷提高種植效益,產業園通過加強院地、校地合作,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壯大。
附子產業依托省農科院、綿陽農科院、西科大等院校開展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生態栽培模式探索、品種選育攻關,解決了影響附子種植效益低下的問題;百合產業依托中國農科院,引進國內外系列優良品種,開展種子組培繁育技術研究。
與此同時,江油邀請科研院所的專家和本地專業人員,大力開展對新發展品種和中藥材種植實用技術培訓指導,提高藥農的種植技術水平,提升產量質量,增加種植效益,進一步激發農民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積極性。
新型經營主體引領發展
四川江油中壩附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附子種植、生產、銷售、科研于一體的專業化飲片深加工企業。該公司以公司+基地+村委會的經營模式,在太平鎮古橋村、普照村種植500多畝附子,并帶動其他村和其他鄉鎮種植1000多畝附子。這只是江油中藥材龍頭企業帶動中藥材種植的一個縮影。
在發展中藥材產業過程中,江油通過整合農業、工信、商務、科技等多部門資源,支持附子科技、神農藥業、云亳堂藥業、壹原草生物科技等公司,提升改造加工工藝,建立公司+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對中藥材種植的帶動作用。同時,依托科研合作成果和技術推廣,大力支持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在規模化生產和規模效益提升方面實現突破,加快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日前,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團隊赴利川黃連產區,對黃連種植基地的農戶,合作社,企業進行調研,深入了解利川黃連產業經濟情況。
目前,全市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規模化經營主體30個,規模種植中藥材10000余畝,占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50%以上。
在推進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江油還延伸產業鏈,引導企業自主加工生產,增加中藥材價值。目前,江油有各類中藥材加工企業30余家,年加工能力達50000余噸,加工產值約3億元以上。其中,四川江油中壩附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和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浸、漂、切、煮、蒸、炒、烤、酵”八大工藝,加工出13種規格的附子產品,產品質地優良,暢銷國內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