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開新能近日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3億元,同比增長30.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并實現大幅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金開新能的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力的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營,目前主要包括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兩個板塊。公司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國開新能源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主要經營模式為光伏電站和風電場的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營。公司集中式光伏電站及風電場主要分布在新疆、寧夏、山東、河北、山西等風光資源豐富的地區,生產的電力主要銷售給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分布于上海、浙江、安徽、廣西等經濟發達省份,分為“全額上網”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兩種模式,其中“全額上網”模式下的電站運營與集中式類似,公司與電網公司簽署購售電協議,將所發電量并入指定的并網點;“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主要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利用業主企業建筑物屋頂架設光伏發電組件,所發電量優先供業主企業使用,若存在剩余電量則并入當地電網公司系統。
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完成發電量19.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58%。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所屬新能源場站核準裝機2925.98兆瓦,同比增加125%;其中光伏電站核準裝機2208.48兆瓦,風電場核準裝機717.5兆瓦;實際并網容量為2454.43兆瓦。電站項目主要分布在新疆、寧夏、山東、河北、山西等風光資源優良的區域。
為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擴大新能源電力市場占有率、提升核心競爭力,2021年6月,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工作,本次非公開發行新進股東包括三峽資本、特變電工等產業投資者,以及鞍鋼資本、華夏基金、財通基金、摩根大通等市場專業投資機構。在以津誠資本、國開金融等國有股東與金風科技、中日節能等產業股東的基礎上,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據了解,重組完成后,借助資本市場,公司直接融資渠道進一步豐富,通過非公開發行等資本運作方式,公司實現了發展指標與財務指標的協調快速發展。與此同時,通過與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及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并與三峽資本、金風科技等產業機構合作設立產業基金,公司已逐步搭建起廣泛的間接融資渠道,充分保障整體資金鏈暢通,同時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穩健的財務狀況與良好的企業信譽,已成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報告期內,公司成立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明確數字化轉型定位和目標,確立數字化轉型三大階段發展方向,并完成首批項目的立項工作。旨在一切從業務需求出發,通過提升公司信息整合能力、高效運營能力、以及數據變現能力,從而達到數字化支撐業務能力提升和價值變現的目的,逐步實現公司“第三條曲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布局。
根據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 2020》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新增發電裝機的7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量占一次能源消費增量的50%左右。到2025年,預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我國發電總裝機的50%以上。另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達每年70-90GW,發展前景廣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