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30分左右,諾貝爾獎委員會在瑞典宣布,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為大衛朱利葉斯和阿得姆帕塔普廷通過解釋感知熱,冷和機械力的分子基礎,他們的研究解開了自然界的一個秘密,那就是人類如何感受溫度和觸覺
 關于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今年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六周年因為發現了青蒿素,她和另外兩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年齡最大的女獲獎者,獲獎年齡為85歲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右邊的是屠呦呦。
從1901年到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了111次,有222名獲獎者。
截至2020年,已有12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弗雷德里克格.萬津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他因聯合發現胰島素而獲得1923年諾貝爾獎那年他32歲
裴頓勞斯是最老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他因發現腫瘤誘導的病毒而獲得1966年諾貝爾獎那一年他87歲
2021年諾貝爾獎:根據之前的預測,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mRNA技術是一個熱門的獲獎者。
10月4日至11日,2021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和往年的黃金周一樣,杜創/深圳商報將連續第四年帶來諾貝爾科學獎的報道和解讀物理諾貝爾獎5日揭曉,化學諾貝爾獎6日揭曉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學術活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的阻礙去年,被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停擺了一年,今年還會繼續頒發根據行業預測,為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做出巨大貢獻的mRNA技術被認為是大贏家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