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輸電能力是同等級常規電纜5倍的新型超導電纜在深圳投入使用,這也是世界上首條用于超大型城市中心區的超導電纜,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新型超導電纜設計,制造和施工的關鍵核心技術。
新型超導電纜直徑僅17.5厘米,長度400米,傳輸容量高達43 MVA,相當于同時滿足4列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的用電需求,實現了常規電纜5倍的傳輸容量,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帶來高可靠性供電。
 該項目作為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項目,不僅實現了關鍵設備100%國產化,還為解決全球超大型城市高負荷密度地區的供電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高溫超導輸電技術被認為是輸電的下一代戰略技術,具有線損低,輸電容量大,走廊面積小,環境友好等優點這項技術充分發揮了超導材料的導電特性,使電力在低壓輸電過程中的損耗幾乎為零超導電纜的傳輸容量比傳統電纜大得多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超導交流電纜的輸電能力大于常規110千伏電纜,但傳輸損耗僅為常規電纜的1/4至1/5,非常適合高負荷密度地區供電
最近幾年來,世界大城市中心地區的電力供應面臨挑戰城市中心區負荷需求持續增長,能耗雙降需求逐年增加,城市走廊飽和,電網建設用地困難深圳是全國電力負荷密度最高的城市,其中心商務區負荷密度為峰上之峰項目包解決了供電可靠性高,負荷密度大,電能質量高,土地資源有限等實際問題
如果采用現有的供電手段,很難向福田中心區重要負荷特別是新負荷供電,用常規技術擴容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創新數字化部總經理盧志寧介紹,10千伏超導電纜不僅可以滿足供電需求,還可以減少城市電網高壓電纜的使用,簡化電網結構,減少110千伏變電站的建設,節約用地500平方米
此次研發投產的超導電纜采用三相同軸配置,是目前結構最緊湊,條數最少,研發難度最大的超導電纜經過4年的自主創新,研究團隊在超導電纜系統整體設計制造,國產大冷量GM冰箱開發等多項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關鍵設備100%國產化,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超導電纜成本合理根據消息顯示,超導帶材的成本約占超導電纜總成本的50%,三相同軸超導電纜相比其他配置的超導電纜節省了近一半的超導帶材
此外,此次投入運行的超導電纜使用的是可以在液氮環境下冷卻的超導體,而不是傳統的銅鋁導線進行輸電為此,項目組還在國內首次成功研制了一臺大制冷量的國產通用冰箱,實現了冰箱的在線即插即用,使超導電纜在零下200度的液氮環境下也能長時間保持高可靠性
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創新管理部了解到,與常規技術相比,高溫超導示范工程投入運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