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7年無營收的上海百信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暫停在港交所上市。
最近幾天,記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2月26日就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并于6月16日更新聆訊后數據集的派欣生物,其審核狀態在港交所披露易中被標注為無效。
資料顯示,派欣生物成立于2014年7月18日,是一家介入心血管器械公司。
由于產品尚未商業化,百信安生物尚未獲得任何收益招股書顯示,2019年和2020年,兒科生物科技分別虧損2400萬元和3.4億元,主要原因是研發費用和行政費用
2019年至2020年,公司行政費用分別為374.4萬元和8155.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78.31%2019年,公司在R&D的支出為2153萬元,2020年為2457.3萬元,同比增長14.13%其中,核心產品Bioheart的成本分別為2150萬元和6970萬元
 公司的R&D費用主要包括檢測費用,員工福利費用,所用原材料和消耗品的成本,折舊費用等其中,測試費用2019年為579.3萬元,2020年為861.1萬元,同比增長48.64%就業福利支出2019年為292.5萬元,2020年為2.22億元,同比增長7490.50%
公司稱,員工福利開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授予現任或前任R&D人員的股份有限,測試成本增加是因為收購安通以及管道產品的開發進度。
安通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阻斷腎神經醫療器械的研發2020年9月,安通被百安信生物收購65.69%的股份,成為百安信生物的子公司
截至2020年9月30日及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安通的研發開支分別為人民幣910萬元,人民幣690萬元及人民幣2900萬元。
招股書顯示,公司目前有9款在研產品,其中核心產品Bioheart全降解支架系統有望于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商業化,第二代腎神經阻斷系統有望于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商業化。
對此,百信安生物承認,作為一家處于發展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發生重大經營虧損,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還會繼續發生經營虧損未來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能否成功地將所研究的產品開發成商業化產品
招股書顯示,百信安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莉是復旦大學材料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IPO前,王莉直接持有百信生物3.51%的股份,通過Winning Powerful間接持有20.75%的股份此外,王力還是百信生物12.71%股份的員工激勵平臺上海百信通唯一執行合伙人,11.55%股份的上海百哈特代理人,并行使了權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