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彰顯命運共同體內涵
2000多年前,長長的駝鈴聲響徹古絲綢之路,將世界從歷史中連接起來現在,一帶一路倡議為深化中阿全面合作鋪平了新的道路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天然伙伴,中國與19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今年上半年,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雙邊貿易額達1442.7億美元,中國繼續是阿拉伯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阿合作日益彰顯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在這里舉行的第五屆中阿博覽會上,第四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及相關專題對接會取得豐碩成果簽約項目42個,涵蓋清潔能源,電子信息,文化旅游,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領域,協議金額超9億元,發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指數知識服務應用體系等涉及信息技術,現代農業,智能制造,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10項技術成果,讓中阿科技合作和為一帶一路建設融資永遠走完
中國的技術創新從來不是封閉的創新,未來也不會是封閉的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指出,中國愿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廣泛深入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阿科技合作不斷深化,攜手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挑戰
目前,中阿技術轉移中心已在阿曼等8個國家設立分中心,形成了連接近5000名中外成員的技術轉移合作網絡這條科技走廊也讓中國在治沙和滴灌方面的成就助力當地發展
依靠科技實現農業發展和現代化
最近幾年來,寧夏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和中阿博覽會平臺,與阿拉伯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農業技術,裝備展示,人才培養,農產品貿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阿拉伯國家,尤其是中東國家,在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上與寧夏有些相似,對節水技術的需求非常旺盛中阿博覽會發布的建立干旱地區農業節水聯合實驗室項目在科技合作項目中排名第一,也讓不少與會者期待不已隨后,寧夏大學與埃及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園藝研究所將成立干旱地區農業節水聯合實驗室,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約旦駐華大使胡塞尼也在網上致辭中表示,歡迎中國在約旦設立農業技術研究與轉移中心,期待約旦與中國在農業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攜手構建合作新格局
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第五屆中阿博覽會,進一步凸顯了經貿合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中阿經貿合作必將走上嶄新的道路。
根據中阿博覽會發布的《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發展報告2021》,阿拉伯地區能源格局的轉變,將為中國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可再生能源,電網,電動汽車等產業合作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
本屆博覽會上,眾多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了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和ca背景下中阿合作面臨的機遇
大會是討論交流經驗的平臺,是圍繞科技創新設立新項目,開啟新計劃,提出新舉措的窗口阿拉伯國家聯盟主管社會事務助理秘書長海法阿布加扎利表示,期待雙方在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加強技術轉讓合作
簽約成果277項,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挑戰,中阿合作沒有按下暫停鍵,而是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旺盛的活力正如中東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瓦爾亞森所說,第五屆中阿博覽會將是在構建面向新時代的命運共同體道路上振興中阿和世界經濟的重要機遇之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