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7000多畝連片白色大棚成為今年蘭州新區主要避暑降溫基地西北本地種植的無籽西瓜先后征服了江蘇,浙江,廣東等南方市場,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客商搶貨,還在網上下了不少訂單,讓瓜農措手不及
 最近幾天,記者走進位于蘭州新區秦川公園花澗村的無籽西瓜種植基地,西瓜四溢,等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長垣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滿程斌帶著全國各地的村民和采購商去摘瓜,裝車,稱重.每個大棚基本上可以精確到330個瓜男人程斌說
44歲的安徽西瓜種植戶劉軍今年第一次來到西北地區在家鄉種了十幾年西瓜,可以算是種瓜老手了當他來到蘭州新區和他一起種瓜時,有很多來自家鄉的同事他們每人在這里承包了幾十英畝的土地,準備干一番大事業我不想不賺50萬或者60萬就回家劉軍坦率地說
經常有臺風馬上就要來了,一個月的晴天不多這里晴天多,溫差大,西瓜甜劉軍認為這里種瓜比較干,病蟲害少,他非常看好可是,在西瓜成熟前夕,一些西瓜苗莫名其妙地死亡了,這讓劉軍和其他種植者感到頭疼,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以他們的種植經驗,劉軍認為這可能與土壤鹽堿化有關我們都是第一次在西北種瓜,沒有經驗劉軍說,在這里創業真的很難每天,我都要親自在田里跑來跑去我剛剛來到140磅,現在我是114磅他承認,今年估計有點虧,但他心態很好,賭博不可能每局都輸,有了這樣的經歷,來年肯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2020年秦川園區流轉耕地5700畝,建設以杜梅,麒麟無籽西瓜為主要品種的蘭州新區鄉村振興農業科技產業園目前已建成種植簡易大棚7528個,2000多個大棚首批無籽西瓜上市交易,預計年產值3000萬元
今年,秦川園區以市場需求和綜合效益為導向,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聯動,實現了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無籽西瓜自2月初建棚以來上市,短時間內實現了設施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華麗轉型
單層拱棚,錯種,南方銷售北方瓜一年可分三批種植秦川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葛俊祖表示,為進一步拓展西瓜銷售渠道,秦川園區通過北瓜南賣模式,積極聯系對接南方市場,讓來自西北的無籽西瓜進入南方大型綜合超市,酒店,商家幾乎每天都來這里采購
華建村黨支部書記荊博文說,農忙時,農民工開的車可以停在路兩邊過去這里種植青玉米效率低現在農民不僅有土地流轉的收入,每天在大棚里干活還要交130—200元高峰時,基地工作人員近千人,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途徑,帶動農民每月增收3000元
無籽西瓜是長垣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引進種植的主要高端農產品。合作社在原有高產優質玉米,燕麥和高原渡邊夏菜的基礎上,以農業科技轉化為主,不斷引進適合北方干旱寒冷地區的高附加值作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