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搞新奇的小巨人為何而來。
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將專業化,創新化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2018年,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從重點領域,專業化,創新能力等方面對申報條件做出了嚴格要求三批共評選出約4900家企業,涵蓋制造業補短板,鍛長板重點細分行業
擅長專項創新的小巨人對a股投資有什么意義。
經過初步篩選,已有約400家上市公司被工信部認證為小巨人如此構建的a股小巨人指數今年以來的表現超過創業板指數13%,背后的原因是小巨人主要是科技硬的中小成長股,更符合今年的市場風格我們認為,部分中小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明顯改善,中小上市公司價值重估正在進行中小上市公司增長方式有望延續
小巨人,小在哪里,巨人在哪里。
看似小而不小,卻有廣闊的增長空間:小巨人的目標市場可能不大,但往往是卡脖子的重災區小巨人聚焦主業,深耕狹小市場,積極橫向拓展,以技術創新打開增長空間
似巨人而非巨人,是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小巨人企業憑借技術或效率優勢,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或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小巨人企業往往在toB端收入占比高,處于價值鏈的后端,市場挖掘不足預計未來會有一次重估,與自身業績增長形成戴維斯雙擊
優中選優,做掘金a股的科技小巨人。
線索一:行業供需缺口下國內替代加速/國內優勢提升供需缺口帶來的不僅僅是短期的量價上漲,更重要的意義是加速了一些小巨人公司的本土化和高端化進程部分中小公司有望借此機會,打入行業內主要廠商的供應鏈,增加產品的市場份額,加快國產化和高端化進程,從中長期受益
線索二:小賽道是好產品,成長已經進入兌現期伴隨著產品的推出和商業模式的穩定,公司在細分領域建立了品牌和技術壁壘,在固定成本保持相對穩定的同時,需求逐漸增加,有望帶來業績的非線性釋放
風險警示:經濟下行超預期,中小公司業績不及預期,計量誤差。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